“7·23”確系責任事故 高鐵安全大檢查
發(fā)布時間:2011-08-24
“7·23”甬溫線特別重大鐵路交通事故發(fā)生一月之際,國家安監(jiān)總局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新聞發(fā)言人黃毅在新華網向網民介紹動車事故調查進展,以及正在全國范圍開展的高速鐵路及其在建項目安全大檢查的有關情況。
黃毅透露,現(xiàn)在已經基本完成了事故的技術報告以及事故直接原因的專家組的報告,下一步就要進入事故責任的認定階段,9月則會向國務院提交事故調查報告。
記者從鐵道部了解到,在國務院進行鐵路安全檢查的同時,鐵道部內部也組建了47個安全檢查組,分赴各地排查安全隱患。
9月出報告
“可以這樣講,這起事故確實是一起不該發(fā)生的、可以避免和防范的一起責任事故?!秉S毅表示,通過初步的分析,這起事故既暴露出信號系統(tǒng)設計上的缺陷,從而導致雷擊造成的故障問題,同時也反映出故障發(fā)生之后,應急處置不力以及安全管理上存在的漏洞。
有關專家向記者透露,事故原因基本上清晰,中國鐵路通信信號公司提供的產品,在信號系統(tǒng)設計上存在著巨大的缺陷。因此,在事故發(fā)生后,鐵道部部長盛光祖立即責成全路完成對所有使用與事故區(qū)段相同制式的信號設備全面測試排查,增加了可靠的硬件防護措施。同時,鐵道部組織故障設備的設計、生產廠家優(yōu)化設備軟件總體設計,寄望從源頭上徹底解決設備軟件缺陷問題。
黃毅透露,除了設備問題外,亦有人為過失。但誰是責任人,究竟會如何追究其過失,黃毅并沒有明言,只是表示按照事故調查處理的程序,對事故責任的認定需要在廣泛調查的基礎之上,在認定了事故性質、原因之后再加以確認這次事故的直接責任、間接責任和領導責任。目前,尚未進入責任認定的程序。
但他同時透露,由于前期工作充分,現(xiàn)在已經逐步完成了事故的技術報告以及事故直接原因的專家組的報告,下一步就要進入事故責任的認定階段?!皩@起事故的直接原因、間接原因,以及事故責任的認定還需要經過進一步的分析、研究來做出科學準確的判斷性結論?!?SPAN lang=EN-US>
黃毅稱,預計到9月份,事故調查組要正式向國務院提交事故調查處理的報告。
“7·23”確系責任事故 高鐵“抽檢”式排雷
安全大檢查
“更重要的是要汲取這次事故的教訓,用事故教訓推動高鐵的安全工作?!秉S毅強調,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要汲取“7·23”事故的教訓,部署在整個鐵路戰(zhàn)線開展高鐵的安全大檢查。而此時,安全大檢查正同步于事故調查。
“規(guī)模之大、人員之多前所未有,”據(jù)了解,按照國務院的統(tǒng)一部署,這次安全大檢查從12個部委抽調了286名工作人員,其中有175名專家,組織12個檢查組,分赴10個鐵路局、南車、北車、通號公司等設備生產廠家,以及對49個在建的高鐵項目,6000公里的高鐵運營線路進行全面大檢查。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務院檢查組成員向記者透露,所有人已于16日在各地到位,旋即開始工作,調查路局里所有車站、機務段、工務段、電務段、車輛段的日常操作程序,從其程序中發(fā)現(xiàn)問題,如檢查高鐵司機的證件是否齊全,操作是否規(guī)范,工程質量則查看其施工環(huán)節(jié)的程序是否規(guī)范到位。
然而,由于目前高鐵建成里程已達8000多公里,運營里程達6000公里,分配到每個路局,每個檢查組需查看的工作量繁重,如南昌鐵路局運營里程達1000多公里,參與安全檢查的專家透露,部分檢查是用抽樣式調查,重點查程序是否合規(guī),并未每條線路都親自前去查看。
“目前暫時還未發(fā)現(xiàn)什么大問題?!痹搶<彝嘎?,事實上鐵路系統(tǒng)常年的操作規(guī)范是相當嚴謹?shù)?,只是因為近兩年發(fā)展得太快,管理跟不到位而致疏忽。
黃毅透露,在大檢查結束后每個檢查組將向被檢查的鐵路局反饋整改意見,而檢查組也會將情況匯總后正式上報國務院。
黃透露,國家安監(jiān)局正在研究完善安全生產的“三同時”制度,即安全設施要同工程項目一起設計、一起施工、一起投入使用,他表示原本這一制度的規(guī)范實施,在高鐵項目初期,就應該進行安全論證和評估,有關的安全設施也應該隨著高鐵項目的建設一起進行。
可惜,事實上并非如此。因此國家安監(jiān)局考慮總結這次事故的教訓,怎么進一步從法治上、制度上建立起比較完善的安全生產“三同時”的制度,從源頭上來解決制約安全生產的一些問題,從源頭上能夠把住安全生產的準入關,從而避免使那些本身就存在著安全隱患的一些工程、一些設施、一些設備進入市場?!斑@項工作是一項治本政策,所以我們也會加快這方面工作的完善。”